1910年的一天,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研究墙上的地图时,发现南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存在着某种联系:南美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一凹一凸互相对应,好像可以拼合到一起。这一发现使他兴奋异常,脑子里闪现出无数个问题。为了寻找答案,他查阅资料,冥思苦想。不久,他就萌发了“大陆漂移”的想法。他经过长期艰苦的野外实地考察,提出3方面的证据:第一,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;第二,大西洋两岸的岩石、地层和皱褶相吻合;第三,在古气候方面,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,赤道森林中则找到了冰盖。
在他从地貌学、地质学、地球物理学、古生物和生物学、古气候学、大地测量学等多角度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后,他提出了人们能够接受的“大陆漂移假说”。假说认为: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,组成大陆的地壳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。这一假说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,至今人们仍以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。